更新时间:2025-10-21 04:02:34
看完《一战再战》,大多数(喜欢这片的)观众会被激烈的追车和枪战吸引,或者被小李子演的落魄革命者鲍勃给打动。
但真正让我难以释怀的,是临近结尾的那一幕——
女儿薇拉举枪指着父亲鲍勃。要求他说出革命暗号。
这个瞬间,很扎心。
整部电影最深层的恐惧,全在这里了:在一个到处都是背叛的世界里,我们还能相信谁?
这个电影表面上是讲政治信仰之间的战斗。但它的主题,其实很有迷惑性。
16年前,有两个革命者,帕特和珀菲迪娅。他们是极左组织“法兰西75”的成员。行动很激进:解救被关押的移民,炸银行,搞政府机构。
珀菲迪娅在一次行动中遇到了军官洛克乔。两人发展出复杂的关系——既是敌人,又进行了亲密。珀菲迪娅怀孕了,生下女儿夏琳。
在一次行动被捕后,珀菲迪娅叛变了。
她向洛克乔提供组织的信息,换取自己不坐牢。洛克乔拿到这些信息,开始追杀“法兰西75”的其他人。帕特只能带着女儿跑路,改名换姓。帕特变成了鲍勃·弗格森,夏琳变成了薇拉。
16年过去了。洛克乔现在是上校,还加入了一个白人至上主义的秘密组织。他又开始追鲍勃和薇拉。一方面想灭口,一方面是因为发现薇拉其实是自己的亲生女儿。于是已经变成瘾君子废柴老爹的鲍勃,不得不重新拿起武器。
看起来,这是个明确的政治斗争故事。一群革命者对抗一群法西斯。立场两极。正邪分明。
但仔细回顾会发现,这里面更深的矛盾,其实是关于信任的。
你可能也注意到了:整部电影到处都是“密码”和“暗号”。
鲍勃联系抵抗网络,需要密码。但他吸大麻吸多了,记不起来。
薇拉最后用枪指着鲍勃,要他说革命暗号。
洛克乔加入那个白人至上组织的审核,以及追杀父女俩的行动,也都要依靠一套复杂的暗语系统和身份识别。
这些密码,不只是为了推动剧情。
它们其实在传达一个信息:在一个到处都是监视、随时可能被背叛的社会里,传统的信任方式已经不管用了。
想想平时我们怎么相信一个人。熟悉的脸,共同的回忆,血缘关系,时间长了自然就信任了……但在这个故事里,所有这些都靠不住。
最亲密的伴侣珀菲迪娅,背叛了革命同志。
亲生父亲洛克乔,想杀自己的女儿。
就连鲍勃这个看起来很慈爱的父亲,也对薇拉隐瞒了她的真实身世整整16年。
在这种情况下,密码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。不是因为它们特别安全,而是因为,没别的办法。
但讽刺的是,密码本身也不靠谱。
鲍勃吸麻记不起密码,差点送命,最后还是靠“熟人关系”才打通了逃亡渠道。这是全片最爆笑的一串情节。
更荒诞的是薇拉举枪要暗号。
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对成人世界的本能反应。她不能仅仅因为这个人照顾了她16年就相信他。
在她的世界里,信任,必须通过一套程序来验证。
这个场景有一种说不出的悲伤。一个16岁的女孩,竟然需要革命暗号来确认自己父亲的身份。
但电影没有完全绝望。
被女儿拿枪指着的鲍勃,不是回应暗号,而是面带崩溃地一再表明自己的身份。父女两人终于相认。
这一刻很动人,也很复杂。
薇拉接受鲍勃,不是因为他是否知道暗号,而是他身上散发的那种疲惫和真诚。信任没有来自暗号,而来自那些没法伪造的东西。
就像那个印第安赏金猎人,最后选择救薇拉而不是把她交给民兵。他改变心意没有通过任何密码验证,改变本身就表达了信任。
或者修女迪安德拉带薇拉到修道院,告诉她关于母亲背叛的真相。这种坦诚,也比任何密码都更像信任。
看着这个电影,你会觉得它很像在复刻现实。
社交媒体的身份验证,各种App的双重认证,到处都是监控摄像头……我们生活在一个比电影里更复杂的“密码社会”。
但技术化的验证,真的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吗?
《一战再战》好像在说:不能。
真正的信任,不是建立在密码上的。而是建立在一种共同的脆弱上。
鲍勃和薇拉最终父女相认,不是因为通过了什么测试,而是因为他们都承认了自己的脆弱——鲍勃表露出了疲惫和失败,薇拉承认了她的孤独和恐惧。
你看整个电影里,最动人的关系,都是那些不需要外在验证的关系。
空手道老师塞吉奥帮助鲍勃,修女们保护薇拉。这些人选择信任,不是因为有什么保证,而是因为不信任的代价太高了。
从这个角度看,《一战再战》讲的不是革命与反革命的政治斗争。而是一个更基本的问题: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,我们怎么决定信任谁?
电影最后,薇拉继承了鲍勃年轻时的理想,动身去奥克兰参加抗议。
但她的状态已经跟当年的父母不同了。她投身革命,不是因为她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,而是因为她选择相信行动本身的意义。
就像鲍勃给她的那封珀菲迪娅的信,信里母亲对背叛做出了道歉,也做出了重新开始的承诺。
这封信可能是假的,珀菲迪娅可能永远不会回来。但薇拉选择相信。
因为她已经知道,在一个充满背叛的世界里,选择相信本身就是一种反抗。
这就是《一战再战》真正革命的地方:它不是在教我们怎么反抗当权者,而是在教我们怎么在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世界里,重新学会信任。
回到前面说的那一幕,当我们看到薇拉最终放下枪,拥抱鲍勃的时候,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父女重逢,更是一种信任的重建。
这种重建来自于他们共同的选择:在一个充满背叛的世界里,选择不背叛。
也许这就是电影想说的:真正的革命,不是推翻某个政权。而是在日常生活中,一次又一次地——
选择信任而不是怀疑,选择坦诚而不是隐瞒,选择脆弱而不是强硬。
这样的革命,每天都在发生。也每天都在失败。
但它从来没有停止过。
就像电影的标题:一战再战。
永远不停止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下一篇:执剑,是为了什么?